报告-MacOS与Windows使用体验上手简单对比
- 本文参与影视飓风在2023.7.10-20举办的Mac与Win系统调查
背景说明
鄙人最近很幸运,得到了一次在互联网公司的实习经验。而公司分配的电脑是 MacBookPro 2019 15,配置如下
- 不选择win本是因为配备的win本性能赢弱。但是macbook的纸面性能也没好到哪里
现在,实习结束,我已经用Mac成功地开发了一些项目
- Python、Docker、Rust、Swift
在此之前,长达8年的时光里,我都使用的是Win,我想我还是有发言权的
- 但是,我虽然有使用过win本,但是有整整5年,我都用的是Win的台式机
介绍
在这里,我将会就我这一个月对Mac的使用体验展开来谈谈
- 请注意!我不是专业人士,本对比只从我的直观使用上出发,不考虑性价比
- 和我使用场景越相近越准确,很有可能隔行如隔山
- 桌面浅窥(没错,我是三个显示器,两个通过type-c外接)
系统设置
印象:还行,上手要点力气
经过
- 里面的许多名词都比较...隐晦?而且分类不大好找
自从13更新以后,和ios和ipad的设置界面就统一了7
- 在13之前,我记得是分了几大类的,图标也很明确,一点就行,但是现在很费眼力
比较
- 没什么好比较的,设置这种东西本来就不好弄,你看windows也那个鬼样子
输入法
印象:有点无语
经过
可以说是成功地改变了我切换中英文输入法的习惯,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设置在大小写锁上,很痛苦
- 但是可以冷静下来想一想,在CapsLock切换输入法是很方便的,Shift还要扯一扯,输入大写直接Shift也行
就算不说这个快捷键的问题,苹果自带的中文输入法经常用久了就很卡,太难受了
- 这不是蓝牙问题,因为我用自带的键盘也是这样
- 据说是因为爆内存
比较
- 没有用过别的输入法,不知道别的输入法会不会这样
但是,这确实让我很不爽 - 可是,又要但是了,我的台式机的windows输入法很卡顿,卡到爆炸那种,不清楚原因
软件启动
印象:非常优秀
经过
- 启动速度都挺快的,就算不快,也可以看应用图标蹦跶,而不是那个烦死人的转圈圈
我本人是不喜欢任务栏很多东西的。但是不知道为什么,Dock栏东西多我就没问题?很奇怪
而且就算Dock栏上面没有常驻,我也可以四指一收,进入应用界面启动,图标很大,找应用很方便而且很多软件似乎关闭窗口后都不是真正退出,这个会在软件下方显示一个点。这样下次打开窗口会快很多
- 除此之外,还可以用聚焦搜索打开,这个超级方便
比较
- 比起windows10的磁贴来说,整理好看了,半天找不到;可是不好好整理,风格不统一,丑到爆
不得不说Mac的应用启动很方便直观(看习惯之后,并不会觉得丑) - windows有推出搜索功能,但是需要进行一些设置,不然搜索效果真的不好
而且,就算设置了索引等等,还是会多出来很多我不想要的内容,很难受(换一个角度,搜索很强大)
- 总的来说,两家在这方面是无伤大雅的
需要提醒,Win的应用真的哪里都是,到处乱跑,在没有搜索之前,不知道桌面的快捷图标要怎样
软件安装与卸载
印象:反直觉
经历
- 不知道是不是新的技术还是怎样,Mac应用大多数都是拖进应用文件夹拷贝完毕就行了?!
于是,卸载也不要太方便,直接丢进垃圾桶即可
比较
- 相比于win细心挑选安装目录以及更多的所谓软件数据、缓存文件夹(某微信)等等,Mac真的不要太放心
- 大家也知道Mac对软件权限是严格管控的,小白用Mac真的不用担心流氓软件
文件管理
印象:不理解->理解->成为
经历
- 我一直都认为文件管理一定要做好,而且电脑就应该有分区等等
可是Mac告诉我,你别管,就这一个分区,而且文件就都放在这些用户的文件夹下面 - 一开始我很抵触,截图放桌面、下载就在默认下载中...后来我摆烂了
代码和文档之类的就在文档就行,其它一切我都不在乎。桌面定期清理就好 - Finder的强大就不用我多说了,空格预览啦、丰富的视图选项啦...
不过Finder还有一些操作我不大喜欢
- 剪切为什么不是cmd+x,还要套一个opt
- 还有复制与拷贝的区别,诶...
比较
Finder还是薄纱Win的文件资源管理器的
- 气死我,这个迟迟不来不稳定的多标签页、预览等等功能都没有原生支持
- Mac虽然没有很突出分区的概念,但不是没有,我没有应该是因为我只有一个256g的小硬盘
快捷键
印象:还行
经历:
- 我得说,用win本的转过来,还挺要命
- 但是习惯以后,会发现和 唱跳rap篮球 键绑定的都是什么牛马设计。这个边边角的按键,还真的不大行
- 除此之外,Mac的文本方面还有这一套组合很好用:opt+左右箭头 可以以分词为单位来移动光标,写代码真的很好用
比较
- 没什么好比的,各有所爱,也都没有很逆天什么的
开发与工作
印象:好用
经历:
- 首先,我是做python方面的开发,用的是vscode,后面用过xcode做swift(纯纯xcode太烂)
- 这一个月用下来,环境等等的配置都没有让我操心过,使用很舒畅,后面还写了一点点rust,也是ok的
- 终端且不谈,肯定是比win的体验好太多了,什么自动恢复、外观、与bash很贴合,就不展开了,谁用谁知道
- 软件支持方面,其实我要用的都有对应的mac版本,可以看我上面贴出的所有应用
- 但这些都是别的系统能实现的,真正提高我效率的是优秀的多桌面调度系统,每一个屏幕都独立切换,这不是必须的嘛,薄纱win
还有Mac独有的全屏应用,很沉浸,清爽 - 除了多桌面,调度中心本身也很优秀,不管我的桌面有多少窗口,我轻轻一扫就可以(前提得有触控板或者苹果鼠标)
比较
Mac用来做开发是好的,我们这边开发基本都用Mac,软件支持问题很少见
- 再补一句,价格合适的情况下,Mac是好,可是...
- 大爱Mac的桌面,动效优雅丝滑,强大的多桌面大大提升我的效率(不像某W到现在多桌面前不久才支持独立壁纸)
- Win也有类似调度中心的多任务界面,功能也行,就是动效和界面emmm
TourchBar
印象:听说鸡肋->还行->有点不妙
经历
- 在用Mac之前,就听过有人吐槽TB不能盲点,交互效果不好。这一个月下来,我是认同的(虽然我没有盲点的需求)
但是,有一点我很不爽,有一些工具(比如截屏)的操作,在TB上,但是我不知道,我找遍整个屏幕都找不到,又退不出来,急死我
比较
- 独占,没得比。win上比较类似的应该是副屏之类的
触控板
印象:不要太好用
经历
- 用过的人应该都知道这种丝滑的感受。
- 就算抛开其质感,功能也非常亮眼。可以快速切换桌面(空间),可以进入启动器(就是全部应用),可以进入调度中心,炒鸡好用
- 现在我终于理解为什么那么贵的妙控板也有人买了(只是一点点理解)
发热
印象:火龙
经历
- 虽然我没有对热源进行明确,但可以知道的是确实很烫,这也无可奈何,毕竟是轻薄本
- 我平时都是用支架垫起来使用的,改善效果不是很能感知到
- 但是,我一般都是外接蓝牙键盘使用,关于机身键盘烫不烫手,我偶尔试过,不会烫到,但也不凉快
评价
- 挺NB,热成这个样子,带着三个显示器,一堆后台,也没有出现任何卡顿(输入法除外),动画依然丝滑
- Win这边不怎么用笔记本,不好评价,但是SurfacePro是挺SB的,SP的那个温度,MBP欢着呢
总结
- Mac的美学、秩序以及系统,我很喜欢,就是价格不大美丽
- Win的历史包袱、兼容性要求摆在那里,这也无可奈何,我只能球球Win重回Win7那样的水准好吧